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博物馆

动物标本馆介绍解说词

动物标本室始建于1982年,收藏各类动物标本5000余号。门类齐全,有国家1级保护动物19种,II级保护动物37种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云豹、中华鲟、世界第一只人工繁殖的大熊猫等珍贵标本。

本展室面向社会尤其是对中小学生实行免费开放,先后被评定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湖南省科普教育基地〞“湘潭市青少年科普活动基地”。

沉睡标本有话说,让我们开启奇妙标本馆之旅!

引领进门右手边,主要放置较低等的无脊椎动物标本。

腔肠动物,是最原始的一类后生动物,一般生活在海水中,以热带和亚热带海洋的浅水区最丰富,如像花一样的海葵,以及晶莹飘逸的各种水母等。

美丽的海上公主——海葵虽然看上去很像花朵,但实际上是一种长在水里的食肉动物,海滨常见的无脊椎动物之一,身体呈圆柱形,上端开口,为口盘,中央口部周围有充分伸展的花瓣状触手,伸展宛如“向日葵”,触手上生有刺细胞,能释放毒素,用来麻醉和捕获小鱼、小虾等动物,下端膨大为基盘,能分泌粘液。

从扁形动物门开始出现两侧对称,又称左右对称。

扁形动物一般分为3纲:涡虫纲、吸虫纲和绦虫纲。

其中,线虫动物门无论从种类数量,还是对人类影响来说最为重要。代表动物之一——人蛔虫。蛔虫是肠道“钻孔机”,可不是浪得虚名,这种形似蚯蚓的线虫寄生在人体小肠会引起蛔虫病,腹痛腹胀、肠梗阻等,预防蛔虫病很重要:注意饮食为生,生吃瓜果要洗烫,勤剪指甲勤洗手,防止感染蛔虫卵。

从环节动物门开始,出现了真体腔,是高等无脊椎动物的开始。在动物演化过程中,从没有体腔到有体腔是一个进步,出现了有口有肛门的消化管(在此之前都是口进口出)常见的有蚯蚓、蚂蝗、水蛭、沙蚕等,体分节是其主要特征之一。

国内最常见的蚯蚓为环毛蚓,呈细长圆柱形,各体节相似,蚯蚓的手感不知大家是否体验过?

滑溜溜的皮肤上仔细摩挲后又能隐隐感觉到细小扎手的硬毛,宛如阿Q掌下小尼姑新剃的头。蚯蚓摸起来之所以丝般顺滑,是因为它们体表有丰富的粘液;这些粘液不但能保护娇嫩的表皮,方便蚯蚓在土中穿行,还担负着维持皮肤湿润的重任——它们就是靠着这湿润的皮肤呼吸的。而粗糙扎手的感觉,就是来自体表的刚毛了。这些刚毛可以在蚯蚓伸缩的时候抓紧地面,帮助蚯蚓不断前进。蚯蚓是典型的土壤动物,深居简出,昼伏夜出;它们主食各种腐烂的生物残体和有机质,把它们进一步分解成更加细小的颗粒,也就是地面常见的蚯蚓粪便。在蚯蚓的协助下,各种枯枝落叶和其他有机垃圾得以回归大地。蚯蚓在土中穿行时还疏松了土壤,增加了土壤中的空气含量,进一步改良土壤、促进植物生长。

软体动物是动物界第二大类群。常见的有蛤蜊、螺、乌贼、章鱼等。

“活化石”之称的鹦鹉螺,身体左右对称,背上生有一个与冠螺、蜗牛等腹足类动物相似的,可以把身体完全保护起来的石灰质贝壳。鹦鹉螺壳内从壳中心到壳口,由一道道的弧形隔膜分隔成很多个壳室,利用这些分隔的腔室来充放气体以调整自身在海水中的浮沉,当腔室内的海水通过渗透作用从连接各腔室的细管排出体外,鹦鹉螺就会浮上来。在暴风雨过后的夜里,鹦鹉螺会成群结队的飘浮在海面上,被水手们称为“优雅的漂浮者”。

软体动物为动物界第二大类群,哪一个门称霸动物界,是第一大类群?

节肢动物门!在已知的100多万动物中,节肢动物占90%以上,如虾、蟹、蜘蛛、蜈蚣和昆虫等。

生物体内的血液一般呈现红色,但在节肢动物门里有一种特殊的生物,血液居然是蓝色!(很有当外星人的潜力)。

中国鲎(hou) 是一种十分古老的海洋节肢动物。早在3亿多年前的泥盆纪就已经出现,真的是最标准的“生物活化石”。头胸甲略呈马蹄形,腹部呈六角形两侧具棘刺,尾部是一根长的尾剑。

鲎体内含呼吸色素血蓝蛋白即鲎素,鲎素有抗菌和抗病毒的作用,目前正用于抗肿瘤研究;人们常把鲎误以为海鲜进行食用,在沿海地区有很多人们都有食用鲎的习惯,事实上食用鲎有很大的危害。据世界各国医学界的研究表明:食用鲎对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存在着极大危害。吃鲎可引发皮肤过敏性斑疹、红肿和瘙痒,通风,严重时导致过敏性休克或致死性毒性反应。

昆虫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动物,已发现100多万种,比所有其他动物种类加起来都多。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动物的统称,它的基本特征可归纳为:

体躯三段头胸腹,翅膀两对六只足;

触角一对生头上,骨骼在外裹身体;

一生形态多变故,旺盛家族全球布。

如果问你这个世界上你最喜欢的昆虫是什么?相信很多人的答案都是蝴蝶,蝴蝶以它华丽的翅膀、优美的飞行姿态俘获了众多人的芳心。正所谓“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你知道蝴蝶的翅膀为什么会如此绚丽多彩吗?

原来,秘密就藏在蝴蝶翅膀的鳞片上。鳞片难道不是一些鱼类和爬行动物才有的身体结构吗,蝴蝶也有鳞片?没有错,就是鳞片,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捉过蝴蝶,一不小心就弄了一手粉末,这细碎的粉末就是蝶翅的鳞片。

我国地大物博,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拥有十分丰富的蝴蝶资源,尤其以云南、海南、四川、福建、台湾等地较为集中。

蝴蝶与飞蛾,是鳞翅目“双娇”。大家说起蝴蝶,溢美之词不绝于口,认为蝴蝶是美丽又福气的代表;而说起飞蛾往往都是带有悲惨色彩或贬义的词汇,是丑陋又悲情的化身。

很多时候,我们遇见一只蝴蝶和一只蛾子,粗看起来,除了花纹不同外,似乎两者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其实不然。

蝴蝶和飞蛾最大的区别在于触角,这是相对最靠谱的分辨方法。

蝴蝶的触角很像一根火柴棒(棒状触角),也有像向前或向后弯折的高尔夫球杆(鼓槌状触角)。

而飞蛾的触角形态就有很多样,有丝状、栉齿状、羽毛状......。尤其是栉齿状的蛾触角,弯曲而细长,好似精心修饰过的美人眉毛。

蝴蝶和飞蛾的另一区别在于翅膀停歇状态,这也是相对最简单的分辨方法。

蝴蝶停歇时,竖起翅,姿态更为矜持;

飞蛾停歇时,翅平展,姿态更为潇洒。

人们喜爱蝴蝶,有一原因源于大部分的蝴蝶多在白天活动,寻花觅食,轻飞曼舞。

而飞蛾更多为夜间活动,因为大部分有趋光性,才有了“飞蛾扑火”的悲情故事。

谈起昆虫,大家可能会想起令人害怕的马蜂、让人恶心的毛毛虫,但也有人会注意到:蚂蚁虽然身形微小,但具有极强的社会性,蛛网虽然碍眼,却又向人们展现出它的牢不可破,在它们身上,富有想象力的人们能够看到合作与责任当担,也能得到建筑与艺术启发。如此看来,昆虫家族竟是别样智慧可爱,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爱护。广阔的自然,是人类的家,也是小昆虫们的家,愿我们能善待六足昆虫,和谐共处,使得蓝色的星球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无脊椎动物里的最高等类群——棘皮动物。棘皮,因其体表粗糙,具许多突出的棘或刺而得名,现存约6000种,全部生活于海洋中,包括海星、海尾蛇、海百合、海胆和海参等类群。

有着“海底蝗虫”之称的海星很疯狂,海星有着惊人的再生能力,若把海星撕成几块抛入海中,每一带有部分中心盘的碎块会很快重新长出失去的部分。例如,一种叫指海星的海星,一个被切下的腕,也可以再生出中央盘及其他腕,但再生部较正常的小。海星被抓住时也会自断其腕,以达到自保的目的。

另外海星有两胃,一个叫心脏胃,一个叫幽门胃。有些海星会将心脏胃伸出体外进行体外消化食物,在进食时若遇天敌,它们便会咬断心脏胃逃跑,自然,不见的腕与胃都会慢慢长出来。

海星的大量繁殖对渔业、海洋环境也有危害。海星类为肉食性动物,主要捕食贝类、海胆、螃蟹和海葵等行动缓慢的海洋生物。一个海星一天能吃掉十几只扇贝,惊人的食量给贝类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海星还会破坏珊瑚礁,有些海星会将胃翻倒出体外(海星也因此可以吃掉比它本身大很多的东西),覆盖在珊瑚石上后分泌消化液将其消化吸收,再把胃收回腹中,最后只留下珊瑚虫的碳酸钙骨骼。

珊瑚礁生态系统也被称为水下“热带雨林”,具有保护海岸、维护生物多样性、维持渔业资源、吸引旅游观光等重要功能,所以海星的大量繁殖也会对海洋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但海星又是海洋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它大量捕食礁石上的海虹,可防止海虹的过量繁殖而侵犯其他生物的领地,从而保持了生物种群的平衡。此外,海星死亡后,体内大部分含碳物质会留在海底,从而减少了从海洋进入大气层的碳。通过这种途径,棘皮动物大约每年吸收一亿吨的碳,为改善地球环境奉献了一份力量。

动物界最高等的一门——脊索动物门,包括尾索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和脊椎动物亚门。区别无脊椎动物和脊索动物有3个“法宝”

1看有无脊索;2看有无背神经管;3看鳃裂。

脊椎动物的脊索只在胚胎发育阶段出现,随后或多或少地被脊柱所代替。脊椎动物亚门包括6个纲:圆口纲、鱼纲(硬骨、软骨)、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

鱼类是以鳃呼吸、用鳍运动和以颌摄食的变温水生低等脊椎动物。

鱼类分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

软骨鱼的内骨骼全部为软骨,主要栖息在低纬度的海洋里。如鲨鱼和鳐鱼。

一提到鲨鱼,大家就会想到它们庞大的身躯、锋刀样的尖牙、小却溜圆的双眼、灵敏的嗅觉以及撕咬猎物凶残的样子。其实鲨鱼家族的成员多达510种,并非所有鲨鱼都是这样一副凶残的表情,很多鲨鱼还相当温顺。

硬骨鱼纲是最为繁盛的鱼类。

在我国有四大家鱼,也有人说是七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鳊鱼,这些鱼就都是属于硬骨鱼纲的。标本馆里也有青鱼标本,但是因为泡在里面所以颜色基本都褪了。草鱼和青鱼长的非常像,但是颜色是不一样的,把草鱼和青鱼放在一起对比一下就能明显地看出来。平常市场里看到的比较多的是草鱼和鳙鱼,鳙鱼又叫胖头鱼、花鲢,而鲢鱼一般叫白鲢,看起来都鲢鱼,但是鳙鱼的身上有黑色花斑,头部也大一些,所以鲢鱼和鳙鱼,一个叫白鲢一个叫花鲢。鲤鱼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鱼,不仅可以食用,也有观赏鱼锦鲤。其他还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淡水鱼比如说泥鳅,黄鳝。但和青草鲢鳙鲤鲫鳊他们是一个类群,泥鳅也是属于跟它们比较近,是一个目的,叫鲤形目,但黄鳝是另一个目,叫做合腮目,之所以叫合腮目,是因为它的两个腮是合在一起的。

中华鲟,这个大家一看可能都不觉得他是一个标本,但实际上他就是真正的标本。中华鲟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是鲟鱼的一种,它的身体呈梭形,头呈长三角形,眼睛前面的部分扁平呈犁状。中华鲟常被称为“水中国宝”或“水中大熊猫”。中华鲟,象征着忍饥耐劳、千里寻根的中华儿女。其纺锤形的身上有5排骨板,多像身披铠甲、威风凛凛的士兵。

中华鲟是生活在长江的,在建葛洲坝的时候还专门给它修建了一个水道,让它们进行洄游。每年到了繁殖季节它就往上游去产卵,繁殖后就又游到下游去,甚至极个别的会游到海里去。所以这大坝一建,中华鲟要是无法进行洄游了的话就极有可能因此绝种,所以在修建大坝的时候特意给他留了一条几十米宽的水道。这条鱼就是当时没有找准路,因为长江有很多支流有很多河口,容易走错。这条鱼当时是走错了游进了洞庭湖,然后被洞庭湖的渔民捕了上来,当时这个鱼被捕上来就受伤了,这里看到身上的伤口啊,还有这边脱落的鳞片,这个伤口后面是用水泥给补上的,鳞片是用胶水给粘回去的。这个中华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不能捕的,所以肯定是要放生回去的,但是这条鱼单是因为捕捞受伤,当时就死了,后面没办法就只好把它做成标本了。这个鱼是有故事的,当时和这条一起是捕了两条中华鲟,它们是一起死的,后面给了岳阳市一中,因为他们有两个标本多出来的也没什么用,后面我们学校知道了这个事之后就用六个标本跟他们换来了一条中华鲟的标本,我们拿了一只梅花鹿,一只黄麂,一只毛冠鹿,一只家猫,一只穿山甲,一只狼犬,一共六个标本换了这个中华鲟标本。另外一个就是白鲟,但是白鲟不是我们国家的,是外国的。白鲟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吻部是扁平的,像一个铲子,大部分的白鲟都有这个特点。不像中华鲟,中华鲟吻的前端是尖的,它的口不在前端,而是在下面,我们称之为下位口,甚至有些下的比较厉害的,嘴在腹部,就叫腹位口。这个中华鲟是有故事的,它怎么来的?是我们换过来的,而且它不是在长江捕的,而是在洞庭湖捕的。

中华鲟生活于大江和近海中,是底层鱼类,具有洄游性或半洄游性。春夏季5-6月间喜群集于河口,秋季上溯而至江河之上游。

鱼类是指生活在水域环境、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表有鳞片的变温脊椎动物。海洋中还有一些生物,有的叫作“鱼”,有的外形看起来像鱼,如章鱼、鲸鱼,但它们并不符合鱼类的特征,因此不是鱼类。

章鱼虽然名为鱼,但外形与鱼类有着明显的差异。它们身体非常柔软,除了一个如鹦鹉喙一样的嘴之外全身都没有坚硬的骨骼,也没有精美别致的鳞片,属软体动物。它们的 8 条腕足灵活而强健,可以轻松地捕捉猎物。

鲸鱼看起来像鱼类,生活在海洋里,靠鳍游泳,但它们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鲸鱼体形巨大,是海洋里的巨无霸。鲸鱼家族里的蓝鲸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体长约为 30 米,重量可超过 200 吨

两栖类是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群。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娃娃鱼,学名大鲵,是珍贵的两栖动物。它的叫声很像婴儿的哭声,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

全长可达1米以上,体重最重的可超百斤,而外形有点类似蜥蜴,只是相比之下更肥壮扁平。

主要产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涧溪流中。

蛙类,大家比较熟悉的应该是牛蛙,但是牛蛙严格来讲不是我们国家的蛙,它是引进过来的,是入侵物种。

我们国家的牛蛙是从北美的社会主义国家古巴引进过来的,是在大约70年前引进的。因为牛蛙对温度要求比较高,一遇到低温就会被冻死,所以第一次引进过来的时候,打算野生放养,但是一越冬,尤其是在湖南就全部都冻死了,但是也有极个别比较顽强的活了下来。五十年代末期,放生的牛蛙基本都绝种了。但是在1978年在湖南常德汉寿县的稻田里却发现了牛蛙,那些牛蛙在湖南寒冷的冬天活下来了,于是湖南师大生物发育实验研究所,就开始继续研究牛蛙的人工繁殖,现在我们能在市场看到那么多的牛蛙就是因为他们的研究。

两栖动物没有从根本上摆脱水的束缚,必须回到水中繁殖,从两栖类演化出来的以羊膜卵繁殖的爬行动物,获得了在陆地繁殖的能力,是真正的陆栖脊椎动物的祖先。

现存爬行类有5000多种,可分为龟鳖目、喙头目、有鳞目和鳄目。

龟鳖目,陆栖、水栖或海洋生活的爬行类。大家都听过或看过海龟吧,与陆龟不同,海龟的头颈不能缩入壳中,绿海龟是各种海龟中体型较大的一种,濒危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可是绿海龟看上去一点也不绿呀!绿海龟名字中的“绿”并不是指它们的体色,而是来源于成年绿海龟棕绿色的脂肪。成年绿海龟主要取食海藻、海草,长时间的摄食令海藻、海草中的叶绿素将脂肪染为棕绿色。幼年绿海龟主要以水母、鱿鱼等动物为食,它们的脂肪呈黄色。

绿海龟俗称黑龟或石龟,背甲中央为五盾,左右列各为四盾,眼睛上方具鳞片一对,其身躯远望过去像个大黑圆石。

海龟是用肺来进行呼吸的,但胸部不能活动,是一种吞气式的呼吸方式,每隔一段时间便要将头伸出海面来呼吸。

画蛇可不可以添足?长脚的蛇是真实存在?

蛇类中的较低等类群——蟒蛇,有一个重要而显著的特征,其泄殖腔两侧有一对非常明显的角质爪状物,是退化的后肢残迹。

蟒蛇是有鳞目,蟒科,蟒属的大型爬行动物。地栖或树栖的种类,体型为蛇类中最大者,体长可达3-7米,重达数十公斤

鸟类起源于爬行类。现存鸟类有9700余种,分为3个总目:平胸总目、企鹅总目和突胸总目,其中突胸总目包括现存鸟类的绝大多数,突胸顾名思义,其特征为胸骨具龙骨突起。根据结构特征和生活方式,大致可以分为6个生态类群,即游禽、涉禽、猛禽、攀禽、陆禽和鸣禽。

小学语文课本里的大型游禽——鹈形目的鸬鹚,被人称为“捕鱼达人”,鸬鹚嘴强大具钩,喉囊发达用以捕鱼。“一只鸬鹚钻出水面,拍着翅膀跳上渔船,喉囊鼓鼓的。渔人一把抓住它的脖子,把吞进喉囊的鱼挤了出来。”

有一种鸟儿,身披七彩华羽,璀璨夺目。传说它是凤凰遗落在了人间,有人称它“林中美人”,也有人称它“人间凤凰”,它就是鸟纲鸡形目的红腹锦鸡。相对比雄鸟来说红腹锦鸡的雌鸟相貌并不出众,常年身披一件素色的大外套。而雄鸟则身披七色彩霞,头顶带着金黄色丝状羽冠,这种金黄延伸到下背、腰、短尾,在阳光的照射下还散发出耀眼的金色光芒,所以民间又把它叫做“金鸡”。

雄性的红腹锦鸡气宇轩昂,古人赞它“文武勇仁信”五德兼备。明清时期,锦鸡也常出现在官员袍服之上,文官绣飞禽,以示文明;武官绣走兽,以示威武。二品文官的补服上也绣着锦鸡的形象。

红腹锦鸡还是我们中国特有的鸟种,在四川、甘肃和陕西均有分布。但是分布密度比较大,长得最好看的还得是生活在秦岭山中的。它们生性机警,一般情况下成群活动,最多时可达30余只。它们有翅膀,但却更善奔走,在遇见危险或低岩或小片空地时,才快速而灵巧地滑翔而过。

“布谷,布谷”听!是哪种鸟儿在鸣叫,布谷鸟学名杜鹃鸟。古往今来,有关“子规啼血”的歌谣、诗词不胜枚举。如李商隐之《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如崔涂之《春夕》:“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再如李中之《暮春吟怀寄姚端先辈》诗云:“庄梦断时灯欲烬,蜀魂啼处酒初醒”。杜鹃鸟寄托着中国历代诗人凄欢、迷离、悲愁、哀怨之情结。

褪去文人墨客的辞藻修饰,现实中的杜鹃又是怎样的呢?“子规啼血”,是因为杜鹃鸟的嘴不同于其他的很多鸟,其他的鸟嘴大多是黄色的,而杜鹃的嘴是红色的,当它开始啼叫时,人们看到它血红的嘴,便以为杜鹃在啼血,也就有了“子规啼血”之说。另外,杜鹃常于深夜,或者凌晨两三点的时候啼叫,故而有“子规枝上月三更”和“灯欲烬”时的“蜀魂啼”。

杜鹃是孵卵寄生性动物,它常隐于植被稠密之处,常闻其声而不见其形,看似有些胆怯,但实际上,它却是个“鸠占鹊巢”的老手!它多在宿主鸟开始孵卵之前,瞅准宿主鸟离巢外出的机会,快速去对方窠巢寄生产卵,让对方帮自己孵卵。小杜鹃鸟往往是第一个被卵化的,它的眼睛都未睁开,就能将宿主鸟的鸟蛋往鸟窝外推,让其落地破损,迫使宿主鸟独养自己。即使小杜鹃鸟比较迟卵化,也会因为自身体积更大而将鸟窝中的其它小鸟推出鸟巢,使宿主子女悉数殒命。因此,许多人给杜鹃安上了“恶鸟”的称谓。

而且,事实上并非所有的杜鹃都“鸠占鹊巢”。全世界共有140种杜鹃鸟,其中约有90种杜鹃其实是自己做窝产蛋,自己照顾孩子的,尤其是分布在美洲大陆上的杜鹃鸟,基本都是负责任的父母。

而且,虽然部分杜鹃鸟孵卵寄生的行为很令人不齿,也被称为“恶鸟”,但它也有令人叹服的一面。杜鹃以昆虫为食,可以帮助人类消灭害虫,像金龟虫、甘兰蛆、松尺蠖、叩头虫等,都是它的食物。尤其是松树的大敌——松毛虫,其它鸟类都不敢吃它;对杜鹃来说,它却是美味佳肴。故杜鹃素有“森林卫士”的美称,是著名的森林益鸟。

自然界创造的生物充满了矛盾性,在中国诗人眼中,杜鹃是可怜、哀惋、纯洁、至诚、悲愁的象征;在欧洲作家笔下,它却含有劝农、知时、勤劳的正面意义;在有些人的认识中,它是“鸠占鹊巢”的典范;而有些人又送它“森林卫士”的美称。可见,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去审视,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感受与体会。正如苏轼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有一种鸟被称为漂亮“渔夫”,普通翠鸟是在我国分布最为广泛的一种翠鸟,除在青藏高原海拔较高的地区和新疆部分地区没有分布之外,在全国大部分地区为留鸟,夏季部分种群迁徙到东北繁殖。普通翠鸟体型娇小,颜色靓丽,身体全长约16厘米,翅展平均25厘米,体重不到50克(约等于一个鸡蛋的重量)。普通翠鸟背部颜色为天蓝色,头部和两翼为蓝绿色,腹部为红棕色,和翠鸟属的其他成员没有明显差别。普通翠鸟独一无二的特点是它的耳覆羽为红棕色。

翠鸟捕鱼就像渔夫撒网一样,从一个固定的点撒网下去,再收回,只不过普通翠鸟的“网”是自己。发现小鱼之后,普通翠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头扎入水中,叼起小鱼,以头冲破水面,直直地飞回到原来锚定的地方,整个过程不过眨眼之间。回到锚定的地方,如岩石、树枝或建筑物上时,用嘴巴叼着靠近鱼尾的地方,然后使劲摆头,反复摔打鱼头,直到鱼不能动弹,再从鱼头开始吞下整条小鱼。

哺乳类和鸟类一样,都是起源于爬行动物,哺乳动物的发展了完善的陆上繁殖的能力,通过哺乳和胎生使后代的成活率大为提高。

哺乳动物也有三大类群,我们国家只有一类。一类是生活在澳洲的鸭嘴兽一类的,还有一类是有袋类,最后是真兽亚纲的。真兽亚纲里主要的,食虫的,刺猬。然后是穿山甲这一类的鳞甲目,鳞甲目基本就只有这一种。再就是翼手目,主要就是蝙蝠这一类。再就是灵长目就是这些猴,有猕猴,懒猴(蜂猴)。再往后就是这个兔形目,生活在华南的叫华南兔,生活在北方的叫蒙古兔。然后我们家里养的家兔,家兔不是由野兔驯化来的,是由欧洲雪兔驯化来的,家兔和野兔有明显的区别,家兔是打洞的,而野兔是不打洞的。

兔形目之后就是啮齿目,松鼠,老鼠,豪猪。它有三个亚目,一个叫鼠亚目,一个叫松鼠亚目,还有一个叫豪猪亚目,豪猪的毛呈刺状,据说遇到危险还能够射出来。然后像豚鼠,有人把它养做宠物,也叫荷兰猪,也属于豪猪亚目。这是啮齿目,啮齿目种类很多所有哺乳动物里面种类最多的是啮齿目,其次是蝙蝠这一类的翼手目,再比较多的就是这边这个食肉目。

食肉目的大脑都比较发达,我们一般认为食肉目都是很聪明的,包括大熊猫,小熊猫都是属于食肉目的,虽然大熊猫是吃竹子的,但实际上它以前应该是吃肉的,因为它有非常发达的犬牙,有裂齿。然后食肉目里有一系列的科,像犬科,有狼犬。再就是猫科,猫科的种类挺多的,像老虎,豹子,兔狲,家猫,豹猫等等。小熊猫属于小熊猫科,我们一般叫它浣熊。熊科那边还有,大熊猫,黑熊等等。还有一个种类比较多的是鼬科,像青鼬,所有的鼬我们都可以称之为黄鼠狼,黄鼠狼指的就是鼬。我们这里还有獾,猪獾,狗獾等等。

再往后就是偶蹄目,在偶蹄目之前还有一个要介绍一下,就是这个鳍脚目,海豹就是这一类的,它们的特点就是脚是鳍状,有趾,趾间有蹼。说回偶蹄目,偶蹄目的特点就是它的脚有两个蹄,有别于马,驴它们只有一个蹄叫奇蹄目。偶蹄目和奇蹄目的特点就是善于奔跑,尤其是耐久能力强,像老虎豹子捕捉它们都是靠爆发力的,突然袭击,不然靠耐久的话它们是追不上猎物的。然后是梅花鹿,毛冠鹿,黄麂,黑麂等等,还有下面这个野猪,这个野外实习的时候,从村民哪里买到的,开始它的毛发还是很漂亮的,现在没那么好看了。

再就是大熊猫,和黑熊,主要介绍的内容是它的来源。这个黑熊是湖南湘西那边捕的,是山里的猎人捕的,后来被当地的林业局收缴了,当时是四五月份,黑熊尸体已经臭了,开始腐烂。那时刚刚兴起要保护动物,保护的观念还不是很强。我们这边知道以后,专门派了个车去它们那边买过来,当时已经发臭了,几个老师一起剥它的皮,剥了整整两天,最后抹上防腐剂做成了标本,所以有些地方还能看到腐烂的痕迹,是学校的老师自己做的标本。

再就是大熊猫,大熊猫是买来的,是全世界第一只人工繁殖的大熊猫,63年9月9日生于北京动物园,生下来长成了以后就送到了湖南长沙动物园,成了观赏动物,然后再89年8月23日死在了长沙动物园,然后就做成了标本,但是请师大的人做成了标本,然后给了长沙市一中。后面长沙市一中又弄到了一个大熊猫标本,我们学校知道后,用一万八千元买来了这个标本。